亲爱的同学,你是否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经济独立”?你是否想要拼搏奋斗缓解家庭负担?咱们通大的奖、贷、助、勤、补、减“六位一体”资助体系,让你上学“三不愁”,助力自强不息、勤学奋进的你实现青春梦想。快随小编一起看通大如何实力助学、筑梦、铸人吧~
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用于激励本专科院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奖励资助本专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经费设立,用于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授奖面达40%,其中一等奖学金为每生每年1500元。
社会奖学金:
由社会各界,如企业、公益机构及爱心人士捐资设立,用于奖励品学兼优在校本科生。目前学校设有方氏奖学金、吴慰祖院士奖学金、文峰教育奖学金等20余种社会奖学金,金额在每生每年1000元—5000元不等。
社会奖学金 | 资助金额(元/生·年) |
方氏奖学金 | 3000 |
华峰氨纶奖学金 | 4000 |
江苏银行南通分行教育奖学金 | 1000 |
吴慰祖院士奖学金 | 1000 |
海汇励志奖学金 | 1000 |
浩林荣先奖学金 | 1000 |
文峰教育奖学金 | 1000 |
孝文奖学金 | 2000 |
乌斯特奖学金 | 2000 |
约翰奖学金 | 2000 |
爱朋医疗奖学金 | 1000 |
佳华钢业奖学金 | 2000 |
德尔福奖学金 | 5000 |
王子奖学金 | 2000 |
三胞医学奖 | 2000 |
朱熙-刘彤瑶奖学金 | 1000 |
国家助学贷款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与住宿费,本科生每人每年贷款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期间由国家支付利息,毕业后由学生本人还本付息。贷款还款期限为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由其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凭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在户籍所在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信用社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校园地助学贷款:面向未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省份学生,学校可协助其在学校所在地指定商业银行办理助学贷款。
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的助学金,分一、二、三等三个等级,奖励标准分别为每生每年4300元、3300元、2300元。
校设助学金: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经费设立校内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学生。
社会助学金:由社会各界,如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等捐资设立,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目前学校设有伯藜助学金、南通中燃爱心助学金、肯德基曙光基金助学金等20余种社会助学金,金额在每生每年1000—6000元不等。
社会助学金 | 资助金额(元/生·年) |
伯藜助学金 | 5000 |
王子助学金 | 2000 |
台资协会爱心助学金 | 3000 |
南通中燃爱心助学金 | 5000 |
肯德基曙光基金助学金 | 6000 |
吴涌钧助学金 | 1000 |
进德助学金 | 1000 |
圆梦助学金 | 5000 |
燕宝助学金 | 5000 |
祥春助学金 | 4400 |
佳宝助学金 | 3000 |
勤工助学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临时和固定两大类,共计1400余个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勤工助学,每月可获200—480元不等的报酬。学校还开辟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经批准可从事家教、餐饮服务等。
困难补助
绿色通道补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暂时不能筹集齐学费和住宿费的新生,可通过网上绿色通道提交学费缓交申请;开学报到时,学校将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临时生活费、公寓物品礼包、来校车旅费补助等。
临时困难补助:资助因家庭突发状况(如自然灾害、家庭成员重病、意外事故等)导致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学生,视具体情况给予300至2000元不等的临时困难补助。
大病医疗补助:学生本人身患重大疾病或遭遇意外事故,发生的医疗费用数额较大的,给2000至5000元不等的大病医疗补助。
其他困难补助:学校设立寒衣专项补助、车旅费专项补助、疫情防控专项补助等。
学费减免
学校对残疾学生、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以及其他特别困难的学生,予以减免当年学费。
其他资助(补偿代偿)
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学校按照政策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学生、直招士官予以全部学费资助,助学贷款代偿;对退役士兵予以教育资助。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学校按照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且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毕业生,基层就业学生予以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
学校积极探索“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发展型模式。建立以受助学生为主体的爱倍加学生服务队、南通大学慈善志愿服务队、伯藜学社等活动载体,引领学生开展自助、互助、助人活动。大家可以登录南通大学学生资助网http://aid.ntu.edu.cn/,了解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