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
于洲慧,女,汉,199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3级学生,将于2017年7月毕业。该生进入大学后即被认定为贫困生,2014年获得“国家助学金”,2015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016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多年来,该生在国家和学校的各项助学政策的帮助和支持下,励志成才,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于洲慧的成才之“道”
因为生在农村,母亲常年务农,基本没有收入;父亲务工,工资低且过重的工作强度使他落下大大小小的病根,家境贫困。但是于洲慧从不自卑,性格乐观开朗,为人坦率真诚。在大学里,她不管是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实践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同学们的榜样。
知“道”
在思想上,她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关心社会时事政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正式党员,她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在组织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与同学交流思想,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共进成长的目的。在这三年多时间里她多次协助团支书举办团日活动,班级团日活动曾两次获得院“团日活动二等奖”的称号,班级也因此被评为“五四红旗班集体”。
学“道”
“学”之道,贵以专,作为学生,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她也一直是这么坚定地执行,从未动摇。首先,她很重视课堂的学习时间,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会坐在班级的前排,认真地听讲,并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因为课上对课程的充分投入,使得她比大多数人能更好的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期末考试期间,同学们有遗漏的知识点,都会找她帮忙补充。连续三年她都以专业成绩的前5%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并且一次性通过了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和江苏省计算机二级考试。
除了课堂的学习,课外她还会主动地去了解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如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等专业术语。大二下学期,她和同学参与了学校创新训练项目,成功申报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激励机制研究”的校级课题,现已成功结题。同时她还跟随学校的老师做楚辞方面的国家级课题,在前期的文献综述写作中,自学了NoteExpress文献处理软件、CiteSpace可视化工具等,很大程度提高了信息检索分析方面的专业素养,锻炼了自身的专业能力。
做“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里,学习很重要,但课外的社团组织的活动也是很重要的。在工作上,她刚入学就积极投身到学生工作中,为有需要的人贡献自己力量和热情。大一时她担任生活委员,配合班长和团支书组织全班开展生动而富有意义的活动,如村班共建一等奖、团日活动等;大二时担任校自管会宣传部部长、院网通部副部长,组织Photoshop培训、会声会影培训、手绘彩蛋等活动。三年里,她通过努力获得“我的通大 我的家”系列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就创优秀会员”等荣誉称号。在这过程中,她始终抱着一份认真的态度和不灭的热情,尽力将每一件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锻炼自己的同时为同学服务。
在实践上,她参与过多次村班共建、村社共建活动。2015年暑假参加“智慧互联创新你我”调研服务团,与14名队员认真地完成了社会实践,期间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开展;2015年9月-12月参加了“水润中国”安全饮水科普公益行活动,担任宣传部部长,带领干事们深入社区,向居民们科普安全饮水的知识;同时作为南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苔藓微景观”创业项目的成员,与其他四名成员一起,期间举办苔藓微景观的义卖活动、对产品市场前景进行数据分析等方式完善了创业策划书,该创业项目在第三届南通市创新创造教育研究成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在生活上,她自立自强,用诚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和朋友,和同学友好相处。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都能力尽所能的提供帮助。并且作为班级的生活委员,能够积极为同学们服务,在老师与同学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她所的在寝室关系融洽,学习氛围浓厚。她崇尚质朴的生活,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