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南通大学——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2015年“伯藜助学金”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怀祖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应中与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理事长连桂芳共同签订《2015年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资助协议书》。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张利伟、“伯藜助学金”项目主管郁鑫,校学工处、发展规划处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辅导员、受助学生代表参加仪式。
彭怀祖代表学校感谢陶欣伯先生及基金会长期以来给予我校的关心和支持,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发展概况。彭怀祖指出,“伯藜助学金”不仅帮助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还促进提升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能力。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队伍自身建设,更加细致地做好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切实关注受助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关心关爱受助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受助学生坚强自立、感恩社会、报效国家,努力把陶学子培养成对国家、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张利伟回顾了基金会与我校的合作历史,并介绍了近期“伯藜助学金”项目管理的相关工作,以及 “陶学子”赴新加坡管理大学进行交流的工作安排。他希望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能够与我校长期合作,发掘出更多有潜力的“陶学子”。张利伟鼓励我校“陶学子”们成长成才成业,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努力学习创业技能,为今后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受助学生代表、伯藜学社社长王明宪代表我校200多名“陶学子”对基金会和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从社团的常规工作、特色活动、争先争优、志愿服务四个方面汇报了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他承诺我校伯藜学社所有“陶学子”将进一步承担使命,求真务实,为把学社建设成为一支高水平社团组织而不断努力。
签约仪式上,江应中与连桂芳分别代表双方共同签订了《2015年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资助协议书》。张利伟为我校“伯藜之星”周海燕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签约仪式后举行了“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座谈会,就“陶学子”的选拔、考核、培养以及社团活动等进行交流。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由新加坡著名实业家陶欣伯先生于2006年在南京创办。自创办以来,基金会与江苏省内22所高校合作设立“伯藜助学金”。2012年5月,基金会与我校正式签订资助协议。今年,江苏陶欣伯基金会再次与我校签约,将在2015级学生中新增50名资助对象,每人每年5000元,一助四年。同时,为了鼓励伯藜学社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基金会每年额外资助社团14500元。
(校报学生记者 顾家奇 高洋洋/文校报记者范苏/摄)
我校举行2015年“伯藜助学金”签约仪式暨管理工作座谈会。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江应中与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理事长连桂芳共同签订《2015年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资助协议书》。
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张利伟为我校“伯藜之星”周海燕颁发了证书和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