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银男校长代表学校对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张利伟一行莅校指导工作表示欢迎。他说,“伯藜助学金”作为我校近年来设立的诸多社会资助项目中资助金额较高的助学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资助,更是一种以德为源、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解决了部分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更促进了受助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大幅提升。袁校长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资助对象的遴选工作,坚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深刻理解“伯藜助学金”的宗旨和意义,积极开展资助育人活动,把奖助学金评比作为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进一步推动优良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培养贫困有志、乐观向上、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大学生。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张利伟表示,陶欣伯基金会将继续秉承“资助贫困有志,奖励品学兼优;鼓励回乡创业,服务基层社会”的宗旨,给所有“陶学子”永久的支持,希望学校把好资助对象入口关,以“陶学子”社团为平台,提高“陶学子”的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张利伟秘书长简单介绍了基金会关于导师项目和创业项目的发展规划,希望进一步完善基金会与学校的合作机制,不断丰富内涵,最终形成多元化、发展型的助学模式。
学工处处长侯文华从“伯藜助学金”的评审工作、陶学子的培养教育工作、一年来陶学子所取得的成绩等方面汇报了2013年度“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与会人员围绕进一步做好“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进行了座谈。会后,受助“陶学子”也进行了座谈。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由新加坡著名实业家陶欣伯先生于2006年在其故乡南京创办。自创办以来,基金会与江苏省内16所高校合作设立“伯藜助学金”(助学金获得者称为“陶学子”)。去年5月,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与我校正式签订资助协议,在我校资助80名贫困有志的大一新生,每人每年4000元,一助四年。目前,我校共有“陶学子”160人,其中,有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志愿者、南通市江海志愿者、南通大学莫文隋志愿者,有50余人次获得校院级表彰或各类奖项。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行政总监刘萍、项目主任张月红,学工处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学工处助学办全体人员、各学院联系资助工作辅导员参加座谈会。
(校报记者 徐凌)
2013年“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校长袁银男致欢迎辞。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彭怀祖主持座谈会。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张利伟讲话。
学工处处长侯文华汇报“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与会人员进行座谈。